今年8月公布的2022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中药材)品牌声誉百强名单中,平利绞股蓝以86.26分的高分位列全国第八,是陕西唯一进入前十的产品。
与绞股蓝打了半辈子交道的平利县茶叶和绞股蓝发展中心主任马云璞,迅速在朋友圈转发了这一消息。
“走到今天这一步很不容易。”马云璞感慨不已。
小草自有大商机
地处中国地理南北过渡地带的平利,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是世界绞股蓝的黄金产区。全球13个绞股蓝品种中,7个在平利都有分布。
“600多年前,明代著作《救荒本草》就有关于绞股蓝食用或入药的记载,但现代医学研究绞股蓝却是20世纪70年代的事情了。”马云璞说。
1976年,日本科学家竹本常松从绞股蓝中分离出了83种皂苷成分,其中6种皂苷成分与人参类似。因此,学界也将绞股蓝称为“第二人参”。
这一发现,无疑揭开了绞股蓝的奥秘,让它第一次在国际舞台上“出圈”。
“原来,这不起眼的‘小草’竟然有这么大的价值。”从事绞股蓝产业20余年的平利县神草园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殷刚说,20世纪90年代初,市场对平利绞股蓝的需求骤增,全县开始大面积种植,林下、沟边、山坡地几乎全是绞股蓝。也正是得益于人工栽培的普及,绞股蓝的产量不断增加,不仅药企需求旺盛,还大量出口日本。
不过,在人工栽培过程中,品种日趋退化的问题却暴露出来。
“不仅病虫害的影响越来越严重,而且产量不稳定,质量也逐步下降。”马云璞坦言。
于是,新品种的选育工作被提上了日程。
“我们和绞股蓝专家徐家振老先生进行合作,引进各地的绞股蓝品种,建立了种质资源圃。”殷刚说,当年技术条件有限,所有的工作必须依靠人力,专家带着技术人员不眠不休,不间断观察记录绞股蓝的生长、繁殖、花期和授粉等习性。
一干就是20年。
经过不断的优势杂交、性状分离、人工选育,直到10多年前,7个性状优良的绞股蓝品系才被成功选育出来,其中包括广为人知的“平利1号”“平利2号”“福音”“秦珑”等品种。
新品种不但克服了绞股蓝适口性差、抗逆性差、皂苷含量低的问题,而且抗病虫害能力更强,皂苷含量最高可达15.28%,亩均产量提高了10%。
如今,平利绞股蓝的选育工作仍在继续。随着品种的不断优化,广大种植户也从中尝到了甜头。
三分地里生奇迹
秋夜的宁静笼罩着平利县长安镇中原村。大多数人还沉浸在睡梦中时,村民黄玉琴已洗漱完毕,穿上雨靴、挎上竹篮,径直朝自家的绞股蓝地走去。
黄玉琴走路很快。长期的山野夜行,让她练就了一双“夜视眼”。
绞股蓝属于草质藤本植物,芽尖可制茶,藤蔓和根茎可晒干做药材。每年3月至10月是采摘期,5月至7月是盛产期。由于新芽生长速度快,种植户不仅要跟时间赛跑,还要跟天气赛跑。
“我们一般晚上摘,芽子新鲜,就是考验眼力,有时候还得防着蛇,所以晴天我都穿雨靴。”黄玉琴双手并用,指尖轻提,手掌很快落满细软的藤蔓,一阵阵独特的本草幽香在山野弥散。
黄玉琴是村里公认的能干人。丈夫和儿子在外务工,她除了要打理自家的绞股蓝地,还在平利县万顺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绞股蓝基地务工。
“绞股蓝喜阴,若长时间暴晒,不仅影响鲜叶品质和产量,还不利于采摘。所以,农户在早上9点前要把鲜叶采摘完毕。遇上连阴雨,还要防止雨水浸泡。”万顺公司负责人张光超告诉记者。
别看黄玉琴的地只有三分,但产量可不低。
“去年,黄玉琴光卖鲜叶就挣了7000多元。”张光超言语间满是佩服,因为目前全县的绞股蓝亩均产值也就6000元。
为啥黄玉琴的地这么高产呢?
“除了品种越来越好以外,关键是我把地当宝贝养哩。”黄玉琴说。农户一般上午采摘,下午基本就在家休息。黄玉琴可不闲着,经常顶着日头去地里除草,天旱时就牵水管浇地,除草施肥,忙个不停。
周围的村民经常能看到她坡上坡下忙碌的身影。最重要的是,身为农民的黄玉琴爱学习,听人言。
“现在种植绞股蓝有了很多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农技人员经常来地里传经送宝。黄玉琴每次都特别积极,听得最认真。”张光超说。
人勤地不懒,土地能生金。“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目前全县绞股蓝种植面积达5万亩,4万余人从事绞股蓝产业,实现年产值6亿元以上。”平利县副县长罗俊说。
相逢似与东风期
绞股蓝的奥秘被发现后,身在美国的华人植物遗传学家王少可,如同被什么东西深深牵引一般,一心想要回国与绞股蓝打交道。“一方面是自己的专业驱使;另一方面,中国是绞股蓝原产地之一,这种关切是与生俱来的。”今年已年过八旬的王少可告诉记者。
同样与绞股蓝结下不解之缘的还有平利人张钊。1991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张钊参观了县上的绞股蓝加工厂,这让他决心闯出一条路来。
彼时,市场上主要是皂苷成分的药品和绞股蓝茶饮,能否开辟第三条路,让“福音草”给更多人带去福音呢?
大洋两岸素未谋面的王少可和张钊两人产生了同一个想法。
不过,20世纪90年代,国内对绞股蓝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皂苷成分的提取上,对于其他有效成分的研究却并不多。
“除了6种与人参成分完全相同的皂苷,是否还有其他成分?”一个大胆的猜想闪过王少可的脑海。
王少可决定换个研究方向。他牵头与美国马里兰大学食品营养系实验室合作,对绞股蓝所含成分开展进一步研究。
通过比对分析,平利绞股蓝各项指标均优于其他品种。同时,在另一项抗癌实验中,平利绞股蓝提取液添加到培养基中,肿瘤细胞得到抑制。
在大洋此岸,1992年开始,张钊也在为自己的理想奔走。2009年,他成立了陕西女娲神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2015年,王少可的研究取得了一个重大发现:平利绞股蓝不同品种、不同部位特定配比的组方有更明显的降脂和降胆固醇功效。
王少可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振奋。
两年后,王少可带着研究成果来到平利,迫不及待地想把成果转化落地。
于是,大洋两岸因绞股蓝而结缘的两个男人顺利“牵手”。王少可成为张钊企业的合伙人。
2017年,王少可主持的平利绞股蓝食品配方研究获得成功,成果通过技术鉴定。
“有了科研力量的注入,我们相继研发了风味主食、饮品、保健胶囊等产品。绞股蓝以人们最常见、最易接触到的形式进入人们的生活。”张钊说。
在王少可的带动下,女娲神草公司已获得保密配方1项、专利21项、新产品及行业标准等成果37件。
如今,包括知名跨国企业正大集团、日本小林制药等在内的众多企业纷纷向张钊抛出了橄榄枝,一个从原料供应到技术研发、市场开拓的闭环已然形成。
“我想我们朝目标走得更近了。这株‘福音草’正将福音带给更多人。”张钊告诉记者。
陆龟蒙有诗云:“天赋识灵草,自然钟野姿。闲来北山下,似与东风期……”
王少可很喜欢这首诗,他认为绞股蓝就是这样一株肆意生长在秦巴山区的灵草,在千万年的岁月里以期“东风”照拂 。如今,在科技创新的加持下,平利绞股蓝产业的发展底气更足,前景更广。(记者 陈嘉)
2022年陕西省三八红旗手(集 本报讯 (记者 杨小玲)3月4日,记者从省妇联获悉:为表彰先进、树立榜样,凝聚起全省广大妇女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省妇联决定授予咸阳市秦都区陈杨寨街道金泰社区第一书记冯宝娟等10人陕西省三八红旗手标兵、宝鸡文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凡明锦等90人陕西省三八红旗手、中电科集团第三十九研究所国产化天线控制系统团队等49个单位陕西省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省妇联希望全省广大妇女以先进为榜样,学习她们坚守初心、... 【详细】
陕西建立全省统一网上中介服务超 破解“中介垄断”“中介不中”“中介中梗阻”问题陕西建立全省统一网上中介服务超市■ 中介超市一级部署,三级应用;中介机构一地入驻,全省通用;中介信息一站发布,全省共享■ 从入驻、发布采购需求、选取中介机构,到合同登记、上传服务成果、提交服务评价等,中介服务项目交易全流程均可通过平台实现■ 遵循“开放、有序、公开、公平、公正”原则,面向全国符合条件的中介机构常态开放本报讯 (记者 孙鹏)记者3月31日... 【详细】
陕西省开展优秀科普创作作品征集 记者从省科协获悉:为加快推进《陕西省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实施方案》落地实施,加强我省科普创作队伍建设,繁荣科普科幻作品创作,省科协、省教育厅决定联合开展全省优秀科普创作作品征集活动。本次征集活动主题为“喜迎二十大,奋进科技路”。活动面向全省征集各类原创优秀科普作品,鼓励在校大学生与在职教师积极参与。征集类型主要为科普文章(图书)、科幻作品、科普摄影(绘画)、科普...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