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丹县农业农村局:“八项举措” 保障粮食安全

2023-12-08 16:38:01      来源:西部在线

仓廪实,天下安。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今年以来,志丹县严格落实中省市粮食生产部署,坚持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良”配套,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全县共建成高标准农田15.5万亩,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4.01万亩;主推增密度玉米、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马铃薯、油料、小杂粮等技术和品种,2023年粮食播种29.7万亩,完成任务的105.17%,预计粮食产量达到7.56万吨,同比增长13.34%。

图片1.png

夯“粮”责。严格落实党政同责,成立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的落实耕地保护措施及粮食生产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建立县镇村三级领导干部包抓责任体系,召开动员会、现场推进会,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和耕地保护红线。

图片2.png

定“粮”策。严格落实中省种粮支持政策,共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207.95万元、耕地地力保护补贴2391.18万元、农机具补贴79.8万元。县财政列支1100万元,用于良种、地膜、肥料、农机等粮食生产物资供应,共采购大豆种子12.6吨、谷子种子2吨、玉米种子5000袋、马铃薯原种36吨、复合肥485吨、尿素375吨、有机肥5400吨、地膜33吨、农机143台,最大限度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图片3.png

用“粮”技。成立12支粮食生产技术服务队,农技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开展种植新技术、新农机具使用、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服务300余次,重点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5335”增密度玉米种植技术、谷子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高粱绿色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青薯9号马铃薯高产种植技术、苹果幼园密植套种大豆种植技术等适合本土栽培的高产高效技术12项,推广应用新技术种植粮食面积达25.5万亩,占粮食播种面积85.8%。

图片4.png

推“粮”种。围绕玉米、大豆、马铃薯、谷子等主推作物,引进推广强盛101、郑丹958、中黄13、齐黄34、晋汾107、晋谷40、青薯9号、克星1号等高产品种18个,建立良种推广示范点30个,其中打造增密度玉米“吨粮田”1个500亩,马铃薯单产提升示范田1个100亩,高粱单产提升示范田1个200亩,苹果幼园密植套种大豆示范田2个400亩,富硒谷子单产提升示范田1个300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点12个2460亩,玉米增密度种植示范点8个3000亩,谷子高质高效栽培技术集成示范点4个400亩,示范田已成为粮食生产的标杆。

图片5.png

保“粮”地。坚决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措施,强力推进耕地内苗木和残败果园有序清退,共排查出耕地内苗木4274.73亩,复耕复种3125亩,剩余部分按照不损害农民利益原则有序退出。根据苹果园实际情况,将自然灾害频发、物候条件不适宜、品种老化等残次果园逐步退出,恢复种粮,共清理耕地内果园2.1万亩。按照“逐户对、逐块核”原则,深入田间地头对系统反馈的耕地撂荒疑似问题图斑进行全覆盖、地毯式核查,将整治情况及整治状态上传系统对照销号,全力做好耕地复垦工作。对2019年3月后新建设施农业项目22个140.7亩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全部设立设施农用地标示牌,未发现“大棚房”等生产基地附属设施建设违规现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15万亩,发布土壤墒情监测数据4期,为粮食生产提供更科学依据。

图片6.png

建“粮”田。新建3万亩高标准农田,其中平整土地3022亩、新修水窖164个、整修田间道路45公里、深翻和地力培肥3万亩。2019年以来建成高标准农田15.5万亩,其中节水灌溉7.31万亩。

培“粮”农。引导种粮大户规范化流转土地,推动粮食种植集约化、标准化、适度规模化生产,大力发展更适合志丹地域条件、生产经营的家庭农场。制定出台了《志丹县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县财政每年按照不低于50%的标准用于家庭农场贷款贴息,已为家庭农场融资1.32亿元,仅2023年贴息294.17万元。共培育家庭农场3291个,被授予“家庭农场省级示范县”称号,其中50亩以上粮食种植家庭农场达到528家,种植面积达到5.8万亩,家庭农场已成为志丹县新型经营主体种植粮食,助力农民增收的“领头羊”。

 

图片7.png

健“粮”制。健全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体系,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开展农技、农机等“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45个,新创建省级社会化服务示范组织4个、市级社会化服务组织5个、市级产业化联合体1家,建成综合农事服务中心2个,试点成立志丹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综合服务中心,成为全市唯一入选国家“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试点县”,促进农业农村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推进农业生产单环节托管、多环节托管、关键环节综合托管和全程托管等多种服务模式,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志丹县农业农村局  胡永飞)


推荐阅读

2022年陕西省三八红旗手(集 本报讯 (记者 杨小玲)3月4日,记者从省妇联获悉:为表彰先进、树立榜样,凝聚起全省广大妇女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省妇联决定授予咸阳市秦都区陈杨寨街道金泰社区第一书记冯宝娟等10人陕西省三八红旗手标兵、宝鸡文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凡明锦等90人陕西省三八红旗手、中电科集团第三十九研究所国产化天线控制系统团队等49个单位陕西省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省妇联希望全省广大妇女以先进为榜样,学习她们坚守初心、... 【详细】

陕西建立全省统一网上中介服务超 破解“中介垄断”“中介不中”“中介中梗阻”问题陕西建立全省统一网上中介服务超市■ 中介超市一级部署,三级应用;中介机构一地入驻,全省通用;中介信息一站发布,全省共享■ 从入驻、发布采购需求、选取中介机构,到合同登记、上传服务成果、提交服务评价等,中介服务项目交易全流程均可通过平台实现■ 遵循“开放、有序、公开、公平、公正”原则,面向全国符合条件的中介机构常态开放本报讯 (记者 孙鹏)记者3月31日... 【详细】

陕西省开展优秀科普创作作品征集 记者从省科协获悉:为加快推进《陕西省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实施方案》落地实施,加强我省科普创作队伍建设,繁荣科普科幻作品创作,省科协、省教育厅决定联合开展全省优秀科普创作作品征集活动。本次征集活动主题为“喜迎二十大,奋进科技路”。活动面向全省征集各类原创优秀科普作品,鼓励在校大学生与在职教师积极参与。征集类型主要为科普文章(图书)、科幻作品、科普摄影(绘画)、科普... 【详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