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市仙河初中:培养良好习惯 绽放成长之花

2023-05-12 09:35:33      来源:旬阳市仙河初中

为深入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助推学校实现新跨越,旬阳市仙河初中始终秉持“家文化”的管理理念,坚持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入手,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

课程引领提素养

系列课程让好习惯入脑入心。坚持每周诵读校园课间“五要五不”、教室学习“八要八不”、宿舍生活“十要十不”、宿舍卫生“四线一整两净”、餐厅用餐“四不”、校外活动“六要六不”六大校本课程,进行习惯内化教育。落实学养积淀“五个一”,即一天读一篇文章、背一首诗词、摘录一句名言、写一页规范字,一周记一位英雄人物事迹,每月一篇满意的练笔,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开设传统文化诵读大课,紧抓早读、课前“一吟”、早操后三个时间段学生集体诵读《弟子规》《论语》等,在诵读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素养。

日常活动促养成

开展“最美身影”寻找活动。值周教师用眼睛发现、用镜头记录校园中用餐列队守秩序的身影、自觉捡拾地面垃圾的身影、自主探究学习的身影、自觉整理宿舍内务的身影、主动帮助同学的身影,开辟“最美身影”展示栏,传递正能量。

规范整齐的宿舍

坚持评选校园最美人。通过“进步之星”“行为标兵”“环保卫士”“文明卫士” 的周评选、月评比、学期表彰,引导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注重德育阵地建设。每周一升旗仪式,选优秀班级为升旗班,每班选优秀学生为升旗手,每周一个主题演讲,适时对学生进行感恩励志、孝老爱亲、诚实守信、勤俭节约、生态环保、爱国爱家等理想信念教育,让学生定期接受思想的洗礼。

主题教育助提升

充分利用节日特点开展系列主题活动:三月份“学雷锋 讲文明”,四月份“忆先烈 爱祖国”,五月份“爱劳动 乐奉献”等,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重点,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责任感。

实施“四进四学”,促进知行合一。组织学生走进红色基地、劳动基地、社区、敬老院,学习红色精神、劳动技能、新技术、新工艺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实现学生从学校到社会,从学习到生活的全过程贯通培养。

学风建设强效

“引”字入手,把牢学风建设“指南针”。利用微信、抖音、视频号等平台开辟“榜样力量”宣传专栏,展示“学风示范班”“学习先锋”“学科达人”“最美仙中人”等优秀学生简短事迹;开好每周“一会”,做好每月“一总结”,对一周和一月优胜集体、进步个人进行宣传亮相,营造“好学习”的精神沃土。指引大学生见贤思齐、锐意进取。

“活”字着力,激活学风建设“能量场”。分时段分层次开展活动,持续为学生补足能量。开展K歌社团、版画社团等特色社团活动、举行“想挑战吗”对手赛、举办优秀学习笔记展、教师现身说法、勤学故事大家讲等活动,激发学习主动性、焕发学习热情,激活能量场。

多彩社团活动激发学习热情

在“双减”背景下,学校紧紧依托学风建设活动,使全校上下呈现“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局面。

学生养成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仙河初中将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不断更新观念、勇于创新,以更新的姿态和饱满的热情去践行,全面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推荐阅读

陕西中考6月18日至20日举行 记者日前从省教育厅获悉:2022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于6月18日至20日举行。参加全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学生为八年级和九年级学生。八年级学生笔试科目为生物学和地理,共2科2卷,两科满分值各60分,考试时长各60分钟。八年级学生实验操作考试科目为信息技术上机操作和生物学实验操作,两科满分值各10分,考试时长各15分钟。九年级学生笔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道德与法治、化学、历史,共7科7卷... 【详细】

解决青少年成长“烦心事”——陕 累计募集捐款和物资5900余万元,援建革命老区希望小学12所,直接服务革命老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受灾地区青少年6万余人次……这些数字背后,是共青团陕西省委希望工程公益志愿指导中心、陕西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实施陕西希望工程“七助一度”行动的具体成果,也是社会爱心的流动、善意的绵延。陕西希望工程“七助一度”行动,以提升服务青少年满意度为衡量标准,助推助学兴教、助魂育人、健身强体、科... 【详细】

教育部等四部门:竞赛结果不作为 新华网北京3月15日电 近日,教育部、中央编办、民政部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对2018年9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试行)》进行了修订,印发了新的《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进一步健全面向中小学生的竞赛活动管理制度,坚持素质教育导向,更好地发挥竞赛活动的育人功能。  《管理办法》要求,竞赛以及竞赛产生的结果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的依据... 【详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