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文化的浸润中成长——吴堡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掠影

2021-12-07 23:25:28      来源:西部在线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独特的精神风貌。

让学生在文化的浸润中成长——吴堡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掠影(图1)

始建于1958年的吴堡县吴堡中学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近年来,吴堡中学以文化为引领,着力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努力使文化浸润在校园的每个角落。围绕“五苑、两馆、一墙、一场、一基地”为主的特色文化育人场地,即诗苑、词苑、柳青苑、将军苑、尚德苑,校史馆、德育馆,柳青文化墙,维迎广场,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徜徉在吴堡中学校园,特色鲜明的文化品牌有如一颗颗种子根植于师生内心,浸润着校园内外。

传统文化浸润心灵

为了让经典诗词走进校园,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彰显学校人文教育特色,展现师生新时代的文化自信,学校着力打造了“诗苑”“词苑”这两处文化园地。

让学生在文化的浸润中成长——吴堡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掠影(图2)

“诗苑”,长54.8米,设计上以古典屏风为主,搭配山水画背景、油纸伞、红灯笼、绿竹繁花等元素。屏风的正反两面总共镌刻了122首从《诗经》至近现代的诗歌。诗歌的内容以劝学、励志、爱国为主,诗人也大多是学生所熟知的,诸如:陶渊明、曹操、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等。

“词苑”,全长为65.2米,在设计上与“诗苑”相呼应,主要运用屏风、灯笼、扇子等传统文化经典元素,以国画水彩为底色,用历代名家书法印制,形成了移步换景,一步一词的特色。在风格上,与“诗苑”的流动、温婉不同,“词苑”凸显了规整、方正、典雅厚重的特点。“词苑”形状各异的镂空屏风正反面共收录了118首经典词作。词作内容主要以励志、爱国为主,囊括豪放、婉约两派。词史千载,群芳竞秀。这些经典诗词作品潜移默化地激发着学生勤学自励、为校争光、为国奋斗的热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

“诗苑”与“词苑”陈列的诗词都以隶、楷、行、草等不同的字体来呈现,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熏陶。学校语文教研组还将“诗苑”的122首诗和“词苑”的118首词整理并加注释后编印成册,作为校本教材,从而达成“诗润校园”“词承经典”之目的。

“诗苑”与“词苑”已然成为两处集经典教育、汉字欣赏、艺术教育于一体的文化园地,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诗词学习环境和浓厚的诗词创作氛围,成为了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领略一个时代的奋斗风采

为深入学习和弘扬本土人民作家柳青先生的创作精神和奉献精神,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吴堡中学还精心打造了文学交流园地——柳青苑、柳青文化墙。柳青苑位于三号教学楼北侧,苑内设有柳青先生雕像及代表作品简介,并摆放了15套石桌石凳。柳青是一座文学的丰碑,更是人格的丰碑。柳青苑的建成,成为学校文学爱好者学习榜样,磨砺文化信念的重要基地,对于传承柳青“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柳青文化墙”位于图书楼与博学长廊之间,长22米、高2.7米,由纯铜纯手工打造而成,与吴堡县“铜吴堡”的称号以及柳青先生的代表作《铜墙铁壁》相呼应,这面墙采用浮雕技术从西到东依次记录了柳青先生主要的成长轨迹与创作经历,引领大家走近柳青这座文学丰碑、人格丰碑。

让学生在文化的浸润中成长——吴堡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掠影(图3)

同时,学校定期举办各类文学创作比赛,并将优秀作品在这里张贴展示,以此打造“书香吴中、文学吴中”。校内主干道均以柳青命名,按照方位分为柳青东西南北四条大道。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将军苑”是吴堡中学红色教育基地之一,为纪念“青藏公路之父”慕生忠将军而设立。慕生忠将军为吴堡县本地人,早在1930年就参加了陕北革命,建国后,他提出了修建“青藏公路和铁路”的大胆设想,率先进藏,克服高寒险境,创造了新中国公路建设史乃至世界公路史上的奇迹。

让学生在文化的浸润中成长——吴堡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掠影(图4)

今天,慕生忠的英雄事迹已在吴堡代代流传,学校建立将军苑,希望将军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和精忠报国的赤诚之心如雕像一样永远熠熠生辉,更希望一届届吴中学子能将此精神发扬光大,讲好英雄故事,传承英雄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此外,在建的尚德苑是专门为教师提供课余休闲放松的场所,寓意教师需加强个人修养,自强不息,敦厚宽容待人处世,胸怀助人为乐、成人之美的道德情怀;同时永续不懈追求的知识和精神境界,崇尚至善至美人格追求,精益求精,不断超越。

德育文化润物无声

位于学校图书楼一楼西侧的校史馆是校史展览、爱校教育、校史研究、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在弘扬吴中精神、传承优秀文化以及校际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校史馆于2020年8月开馆,由校史沿革、领导关怀、科学管理,师资力量,桃李芬芳、今日吴中六个板块构成,全方位地展示了学校发展的历程。其中的“校史沿革”板墙块,以图文形式展示了学校历经63载的风风雨雨、在几代吴中人的共同努力下,铸造一部辉煌的历史。学校走过了荜路蓝缕的建校初期、停滞期,跨过了恢复办学期和小有成就期,1988年,由于优质生源的流失及资金的短缺而跌入低谷期,1998年,自宋秦瑞校长上任以来,踏入了持续奋进期,直至2020年8月,高初中实现分离,吴堡中学迁入杨家店新区,展开吴中教育新篇章。

让学生在文化的浸润中成长——吴堡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掠影(图5)

德育教育始终是吴堡中学的首要工作,为了强化德育的重要地位,突出德育的实效和功能,学校建设了德育馆。德育馆共采用200多张生动活泼的图片,由8个主题版块构成。 

让学生在文化的浸润中成长——吴堡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掠影(图6)

其中的入学教育版块是高一新生高中学习生涯的新起点,对加强高一新生的规范教育尤为重要。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入学教育活动,主要包括新生入学制度教育、生活常识教育、军事训练等。为了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学校每学年定期举办“三节一会”——四月读书节、五月艺术节、三月和九月运动会、十一月科技节,为全校学生搭建起了“张扬个性,全面发展"的舞台。

强化知行融合,培养健全人格

维迎广场,取名于吴堡中学杰出校友,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教授。张维迎1975年毕业于吴堡中学,曾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为中国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多年来,张维迎教授心系桑梓,回报母校,先后多次回校做报告,捐资助学,在学校新校区建成时,捐赠3000册价值十万元的图书,先后捐资20万。为让广大师生学习张维迎不忘母校、回馈和支持母校的精神,学习张维迎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执挚追求、独立思考、独立人格、诚实朴素、敢做敢为、追求真理的优秀品质,学校将餐饮楼与男生公寓间的场地定为“维迎广场”,在学校阅览室设置了杰出校友张维迎的图书角,以便热爱经济学的师生学习,激励吴中学子争当张维迎式的创新人才,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让学生在文化的浸润中成长——吴堡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掠影(图7)

校园西北角上,已基本建成的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强调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新人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又一创新举措。学校把学生素质养成和全面发展,把劳动教育作为推进五育并举的重要内容列入学校发展规划,有计划地开展高科技农业、创新农业和传统农业种植等多种多样的劳动实践,充分利用基地平台,把劳动教育落实落好,扎实推进劳动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让学生在文化的浸润中成长——吴堡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掠影(图8)

以文化人,润物无声。吴堡中学正以浓厚的文化氛围、良好的学习环境,播种着理想、耕耘着希望,广大师生正砥砺奋进,相信学校的明天定会更加美好!

作者: 罗小平


推荐阅读

陕西中考6月18日至20日举行 记者日前从省教育厅获悉:2022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于6月18日至20日举行。参加全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学生为八年级和九年级学生。八年级学生笔试科目为生物学和地理,共2科2卷,两科满分值各60分,考试时长各60分钟。八年级学生实验操作考试科目为信息技术上机操作和生物学实验操作,两科满分值各10分,考试时长各15分钟。九年级学生笔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道德与法治、化学、历史,共7科7卷... 【详细】

解决青少年成长“烦心事”——陕 累计募集捐款和物资5900余万元,援建革命老区希望小学12所,直接服务革命老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受灾地区青少年6万余人次……这些数字背后,是共青团陕西省委希望工程公益志愿指导中心、陕西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实施陕西希望工程“七助一度”行动的具体成果,也是社会爱心的流动、善意的绵延。陕西希望工程“七助一度”行动,以提升服务青少年满意度为衡量标准,助推助学兴教、助魂育人、健身强体、科... 【详细】

教育部等四部门:竞赛结果不作为 新华网北京3月15日电 近日,教育部、中央编办、民政部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对2018年9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试行)》进行了修订,印发了新的《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进一步健全面向中小学生的竞赛活动管理制度,坚持素质教育导向,更好地发挥竞赛活动的育人功能。  《管理办法》要求,竞赛以及竞赛产生的结果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的依据... 【详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