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县花瓶子镇:小香菇撑起群众“致富伞”

2024-07-03 18:36:33      来源:花瓶子镇人民政府

“菇”香“菇”色,生态原味!花瓶子镇依托生态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生态香菇种植,结合发展形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变传统香菇生产方式,在全镇建设现代化食用菌温控大棚,建成花瓶子香菇基地,不仅拓宽了村民增收致富渠道,还把小香菇做成了助推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微信图片_20240703183251.jpg

“花瓶子镇位于丹凤县城东南部的花白山中,属于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土石山区镇,可利用土地十分有限,香菇种植发展遇到人力、资源等瓶颈。”党委书记王李锋由衷感慨道,“不过现在不同了,现代化香菇基地的建成,不仅弥补了村集体经济造血能力不强的短板,同时也使困难留守劳动力就业有了保证,生活从此翻开了新篇章。”

今年来,花瓶子镇党委、政府,积极招引项目,争取资金支持,与陕西金时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采取“产业联合党委+龙头企业+产业基地+集体经济+庭院经济”发展模式,投资3500万元、规划占地100亩、村企联营共建3.2万㎡现代化食用菌温控大棚,吸纳周边600余人就近就业、年均增收2200元,为助推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

微信图片_20240703183258.jpg

刘军芳是花瓶子镇苏河村老庄组的一名脱贫户,由于母亲年老生病需要照顾,不能外出以前只能靠在家种田、打零工为生,生活相对困难。自从香菇基地兴建以来,她给工队做饭,又主动与村两委联系到基地务工,并且按月结算工资,方便又实惠月收入净增加2300元

微信图片_20240703183245.jpg

“香菇基地真是好,原来一年生产一季香菇,把人累的喘不过气,还不挣钱,现在一年生产三个季节,香菇产量质量都翻了还几番,我们村的群众,不管男女老少,只要能动弹的,最近都在基地务工,注水的、摘菇的、给工地干活的……干部群众热火朝天的干着,等香菇卖了,年底还有集体经济分红。”老党员肖书印竖着大拇指乐呵呵的说。

“让困难群众的生活越过越好,这是我们村两委和第一书记的共同夙愿。”苏河村支书黄家华说,“下一步,我们将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帮扶单位的扶持下,将生态香菇做成咱们农民自己的品牌,锚定目标,奋力前行,不断为乡村振兴事业献计献策。”(赵小莉)


推荐阅读

西安发布第二批乡村振兴十大案例 7月1日,西安市发布第二批乡村振兴十大案例。本次推出的乡村振兴十大案例有蓝田县樊家村“人居环境创造资源、筑巢引凤促乡村振兴”、阎良区“两平台三机制”乡村治理等案例。这是在去年发布“西安市首批乡村振兴十大案例”基础上,盘点全市“三农”工作的新经验新亮点,旨在持续为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推动全市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书写新篇章。西安市第二批乡村振兴十大案例遵循中央政策的重要指引方... 【详细】

陕西7部门合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 4月12日,省乡村振兴局、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省科协、省工商联等7部门联合召开合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视频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全国合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安排部署2022年工作。会议指出,2022年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各级各有关单位要提高站位,深刻理解从突... 【详细】

2021年陕西向乡村振兴重点帮 2月11日,记者从省乡村振兴局获悉:2021年,我省向国家和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投入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以下简称“衔接资金”)45.73亿元,占下达到县总资金量的48.13%;实施项目8250个,占项目总数的35.38%。去年以来,我省在国家确定11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基础上,确定了15个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同时选择12个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较好、具有一定特色的县,支持创建乡村振兴示... 【详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