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关注 |“比脸还干净”的“局”

2023-03-08 19:16:23      来源:陕西日报

网络时代,网络诈骗无处不在,诈骗花样不断翻新,手段更加隐蔽。一个给居家“宝妈”们量身定做的虚拟文玩竞拍骗局,再次警示那些梦想“发财”的人们——“天上不会掉馅饼”









“捏在手心”的钱怎么不见了? 田芳昕作


“东找项目,西找项目,停下来看看我的项目。”

“在这里,平台不碰任何人的本金,每个人的本金都在自己口袋里,想参与赚钱就从买家卡里打到卖家卡里,第二天会有平台匹配的另一个买家给你打款,24小时本加利到账你的卡上。”

“不论买家还是卖家,全部是实名制玩家,不用担心卖不掉收不到款,更不用担心关网。平台没有沉淀资金,比脸还干净,没必要关网。”

……

这些是一家文玩竞拍平台的形象宣传,自称搭建的是实名制“买家”与“卖家”的交易桥梁,可以让人们在“公平交易”中抓住“稳赚不赔”的生财机会。

虚拟的“蛋糕”

微信群里会晒出一些精美的文玩饰品,但这只是提供竞拍的虚拟商品,既不是商家用来叫卖的商品,也不是群友们追逐的目标。于是,人们就忽视了它的存在,总觉得投入的钱一直就捏在自己手心里,这就给其后发生的事情埋下了伏笔。

群主雷女士,网名“丫丫”,也称“鸭子”等,群友亲切地称她“丫总”。许多群友认识她、了解她,知道她是闯荡互联网多年的“高手”,相信她可以带着大家一起赚钱。

在群里,“丫丫”总是不遗余力地给大家宣讲着怎么赚钱——

“私钥自持,资产自我掌控。”

“让区块链随处发生,让你安全、简单地探索区块链,掌握全球领先的数字资产钱包。”

“一个人眼睛里有希望,那么做什么都赚钱;一个人眼睛里什么都是坑,那就什么都别做!”

“两三千元周转资金,博个未来不值得吗?今天买明天卖,24小时回本利,你体验下就知道有多香!”

“丫丫”还设身处地地给大家解疑——资金是否安全?产品会不会砸到手里?交易是否合法合规?赚的是什么钱?这些顾虑都不存在!你觉得没有问题,就注册进来先体验,体验感好了就留下,不好随时拿着本金和利润走人,就这么简单!

“丫丫”还时常通过和群友的对话博取大家的信任。

群友:“丫总,我昨天还是蒙的,现在好像明白,钱都在咱群里,应该都是大家熟悉的人。”

“丫丫”:“对,都在一个画室交易,我掌控透明数据,安全、稳妥、放心!”

“丫丫”:“钱都在咱群里,放心得很!”

一番说辞下来,对于那些渴望找到赚钱机会的人来说,虚拟文玩饰品无疑是一个诱人的“蛋糕”。

切身的“体验”

以居家“宝妈”为主的一群人,或经同学朋友介绍,或拉家人亲戚入伙,纷纷加入这个微信群中。大家发现,真的每天都有小钱赚。尽管要投入几千元钱,一单下来也就几十元钱的收益,但居家过日子这多少算是个贴补。

2022年11月9日,党某梅经朋友推荐下载了一个名为“天天竞拍”的APP,并加入了“千金艺术”微信群,当时群里已有300多名群友。

据党某梅讲,每天由群主“丫丫”给大家派单,安排群友们谁买谁卖,参与竞拍者每单需要付几十元钱的“上架费”,表面上看群主赚的就是“辛苦钱”,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党某梅先后参与竞拍12次,每次赚几十元钱,总共算下来赚了471元钱。虽然赚得不多,但她心里觉着踏实。谁知,2022年12月2日,她通过银行卡给群里的刘某某转款4206元,拍到虚拟的蜜蜡平安扣后,次日竟发现群里已经没有任何数据了。

党某梅还幻想着给实名登记的刘某某打电话追回资金。“好妹子,我也和你一样,钱又打给了别人,钱没了手头啥都没有!”对方的回答直接给她浇了一盆冷水。

同样的经历,赵某经朋友介绍加入到“千金宝阁”(和“千金艺术”实际是一个群)微信群中,仅仅是第二次交易,她转给会员虎某5917元,拍到了虚拟的猛犸象牙佛牌,结果发现群解散、群主跑路了。赵某打电话追问,得知12月2日拍到商品的群友们,钱都打了水漂。

群里的大多数人和群主或是白水县同乡,或是周边蒲城县、大荔县人。许多人把家人和亲戚朋友都拉了进来,每个人损失3000元到7000元不等,损失较大的有2万多元。

而远在湖南益阳,丁某静等10人也加入了“千金艺术”微信群。丁某静和群主“丫丫”是微信好友,因曾经有过生意上的交往,“丫丫”给她介绍这个“生财”机会,她并未产生疑虑。她不但自己加入进来,还介绍了身边最亲近的人,这些人又介绍了他们身边的人。

2月23日,记者在电话里采访了丁某静。据她讲,从2022年10月到12月2日的2个月左右时间里,她总共交易了40单左右,也有2000多元的“收益”。丁某静给记者发来一张清单,在“千金艺术”群解散时,她个人损失了5613元,和她一起入群的10个人加在一起,被骗资金总额达48617元。

曾信誓旦旦“没必要关网”的平台关网了!“买家”的钱不知流向了谁的腰包。由于是虚拟的文玩交易,花了钱的“买家”不但投资打了水漂,而且得不到任何相应的物品。

背后的“猫腻”

那么,钱到底去哪里了?

尽管群主一再标榜平台“比脸还干净”“但凡参与进来,能保障每单都有交代,每份资金零风险”,但实际上,这是个精心设计的“局”,让每个群友都经历了从首单“手心冒汗”地去打钱到收获薄利放松警惕,进而主动介绍群友,最后群主跑路血本无归的过程。

据了解,“千金艺术”微信群解散时群友有300多人,参与竞拍的虚拟商品价格在每件3000元到9000多元之间。也就是说,参与者的投资在3000元以上,多的近万元。

大家都没有意识到,竞拍的虚拟商品是由群主提供的,并非平台“没有沉淀资金”,自己的“钱袋子”也并非一直攥在自己的手里。从一开始,平台就用这些虚拟的商品收割了大家的投资,攥在群友手里的只是根本不存在的虚拟商品。所以,平台关闭时,大家自以为“攥在自己手里”的钱就没有了踪影。

就连群友们每单交易的利润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只是群友间来回交易的虚高部分,每单涨多涨少都控制在群主手里,而且每单都首先被群主收割,留下来的只是“诱惑”群友的一小杯羹。

据党某梅、丁某静等受害者反映,群里有许多群主的“自己人”,他们在平台启动时调度群的活跃度,激发大家的参与热情,他们之间的交易往往是“空单”。而在平台关闭时,这些人就变成了“卖家”,收获的都是真金白银,而“买家”则在付出真金白银后一无所得。其中,丁某静交易的最后一单,“卖家”就是群主的老公麻某。

据记者初步掌握的信息,在“千金艺术”微信群中被骗的受害者有50多人,被骗金额在数十万元。

无奈的“结局”

事件发生后,党某梅在微信群里质问群主“丫丫”,结果被直接踢出了群。之后,党某梅又电话联系到群主,其依然态度强硬。

记者在党某梅等人提供的微信截屏中看到,在群主“丫丫”眼里,“大家都是成年人了,几千块钱应该能玩得起,不至于给大家的生活造成多大影响,更不至于家破人亡,相信大家都能玩得起赔得起”。

表面上,群主“丫丫”也给受害者提供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案:一是你现在手里有多少钱的订单,可以换成相应的积分去兑换酒水、小家电、锅具等商品,想要什么文玩饰品也可以给发货;二是直接把你拍到的文玩饰品拿回去。显然,这些商品或文玩饰品的价值和价格严重背离,但群主称“有总比没有强”。

据党某梅等人反映,正如群主精心设计的那样,多数被套现者觉得损失并不是很大,打几个电话被搪塞回去或者被拉黑,久而久之就放弃了自己的权益。等一阵风过去,群主还可以“调整状态,重新出发”,再搭建起另一个平台,周而复始地去实现自己的发财梦。

采访中,许多受害者表示,她们中多数是在家看孩子的家庭妇女,本身就没有多少收入,而骗人者竟将黑手伸向了她们这些“宝妈”们,她们咽不下这口气,一定要揭开骗人者的嘴脸,用自己的经验教训提醒更多的姐妹们不要再上当受骗。

2月24日,记者按照受害者提供的电话号码联系到群主雷女士,她说自己服务于一家名为“天天竞拍商城”的山东公司,但对这家公司并不了解,她的上线是一位网名“大玲子”的浙江人,通过“大玲子”,她知道公司的负责人是王某,而王某从来不接她的电话,也不跟她加微信。事情发生后,她也很着急,一直在催促“大玲子”能尽快拿出解决方案。

至于她在群里所做的“比脸还干净”的一系列宣讲,都是公司提供的宣传资料,只是为了引诱更多的人参与而已。她现在和大家一样都是受害者。她坚称自己也不知道钱最后流向了哪里,她只是从“上架费”中得到她应得的那一部分,包括她的老公麻某跟大家一样是会员,也是受害者。

据悉,党某梅、丁某静等人已向白水县公安机关报案,希望在打击网络诈骗的同时,提醒人们切莫上当受骗。案情将如何进展?被骗的钱款能否被追回?本报将持续关注。(记者 乔晋


推荐阅读

“反向消费”渐流行 老牌国货成 西安某超市货架上摆放的西安本土品牌冰峰饮料。 见习记者 李子言摄摄图网近期,以蜂花为代表的众多国货品牌在抖音直播间上线了79元套餐。作为这次国货热潮的领军品牌,蜂花产品没过多久就卖断货了。与此同时,蜂花抖音官方旗舰店呼吁广大网友关注国货品牌:“很抱歉通知大家,由于产能跟不上,蜂花真的没货了。但是除了蜂花还有很多正在努力的国货,大家可以多关注它们。”日前,记者进入不同国货品牌的直播间看到,蜂花护发素... 【详细】

放心消费 为美好生活赋能添彩 3月10日,消费者在西安曲江大悦城“消费维权直通车”咨询退换货相关流程。 ■ 全省消费环境总指数由2017年的79.06增长至2021年的84.37■ 2021年,全省公示放心消费示范单位1.35万家,涵盖15个与消费者密切相关的行业2021年,我省坚持从群众最关心最关注的事情入手,把放心消费创建工作作为拉动消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助力,不断改善消费环境,激发消费潜力,全力打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详细】

“双11”向新而行的比拼 11月10日,位于西安曲江金地广场的永辉超市举办商品促销活动,吸引消费者前往选购。记者 张辰摄从2009年的第一场“购物狂欢”开始,“双11”已逐渐成为透视消费市场和经济发展的一扇窗户。10多年来,无数模样不同、境遇不同的普通人,用千千万万份微小但丰富的账单,汇聚成独属于“双11”的热闹与喧嚣,也记录下时代的进步和生活的巨变。眼下,“双11”又一次激起人们的消费热情,催生出更多消费新业态、新模式…... 【详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