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铺天盖地” 领军企业“顶天立地”

2022-05-16 11:14:35      来源:陕西日报

省政府印发的《陕西省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倍增计划》,进一步强化了科技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通过实施科技型企业“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四大工程,设立科技企业能力提升计划项目,完善科技型企业梯队培育思路,优化企业创新积分与涉企金融政策支持联动机制,全力实现科技型企业数量质量双提升。目标是——

中小企业“铺天盖地” 领军企业“顶天立地”

到2024年底

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万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2万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不少于2000家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15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超过30家

力争新增30家以上科技型企业上市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突破1000家

这是陕西科技型企业发展的“三年目标”。省政府印发的《陕西省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倍增计划》(以下简称《倍增计划》),提出了实施梯度培育、精准施策的科技型企业发展倍增计划。

陕西为何要实施科技型企业发展倍增计划?《倍增计划》的相关政策、措施都有哪些亮点?如何兼顾企业的数量和质量?日前,记者就相关话题进行了采访。

精准发力 实现量质双升

2021年,全省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1189家、增幅38.7%,数量位居全国第10位;高新技术企业8397家、增幅35.5%,连续两年新增数量超出全国增幅(18.7%)近17个百分点;首次认定瞪羚企业和潜在瞪羚企业289家;拥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2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2家;上市企业69家,其中科创板上市企业11家,位居西部地区前列。今年一季度,3家企业接连在科创板上市,我省科技型企业受到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与青睐。

近年来,我省多措并举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积极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优势科技资源和创新服务向企业集聚,努力推动全省科技型企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2021年,省委、省政府启动了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工作,旨在充分发挥我省科教资源优势,打造市场化、共享式、开放型、综合性的创新大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随着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的加快,陕西科技型企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目前,我省科技型企业从纵向看发展态势良好,在经济社会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横向看,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数量偏少、规模偏小、成长偏慢、活力偏弱、分布不均等不足。”省科技厅副厅长王军介绍,为了更加精准发力、精心培育、精细扶持,实现科技型企业量质双升,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省科技厅会同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在多次深入企业调研、座谈和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讨论的基础上形成《倍增计划》。

《倍增计划》共3个部分、20条。王军介绍,《倍增计划》的总体思路是:以强化科技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为牵引,以培育研发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科技人才密集、能够形成核心技术产品的科技型企业为导向,以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规上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企业为路径,多措并举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壮大,加快培育一批上市企业,努力形成科技型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科技型领军企业“顶天立地”的发展态势。

《倍增计划》提出了主要目标:到2024年底,实现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及其中的规模以上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在“十三五”末的基础上翻一番,即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万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2万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不少于20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15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超过30家;力争新增30家以上科技型企业上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突破1000家。

梯度培育 进行分级支持

《倍增计划》明确提出了实施科技型企业“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四大工程的重点任务。四大工程侧重点各有不同。

“科技型企业是指产品技术含量比较高,具有核心竞争力,能不断推出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不断开拓新市场的企业。按照其发展阶段及成长特点,可分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规上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上市企业等。”王军介绍,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是由科技部门牵头认定和管理服务的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是工信部门牵头认定和管理服务的企业。规上企业、上市企业主要反映了企业的规模、发展情况。这几类企业相互有交叉和重合。

何为科技型企业“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四大工程?王军介绍,简单来说,“登高”工程是指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升规”工程是指支持科技型企业成长为规模以上企业,“晋位”工程是指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工程是指加强上市后备企业联合培育。

与以往针对科技型企业培育的政策相比,梯度培育、分级支持具有很多“亮点”。

“《倍增计划》对现行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企业等的培育政策进行了整合优化,首次提出设立科技企业能力提升计划项目,鼓励有条件的市对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按其形成的综合贡献给予一定奖励,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产品政府采购制度,完善我省落实首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奖补政策,加大了支持力度。”省科技厅区域创新处处长吕永卫介绍。

“《倍增计划》还首次体系化提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省瞪羚企业)—规上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企业的科技型企业梯队培育思路,并针对各类企业和不同发展阶段,明确具体目标任务和分级分类的支持方式,培育链条更加完整清晰,支持力度更加精细准确。”吕永卫说。

与此同时,《倍增计划》首次探索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调查和评价制度,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积分评价指标体系,实施服务企业专员制度等措施,围绕企业成长,从多个维度、不同指标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此外,《倍增计划》还提出优化企业创新积分与涉企金融政策支持联动机制,引导金融机构支持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促进科技型企业茁壮成长。

统筹资源 释放创新潜力

在《倍增计划》实施过程中,如何实现科技型企业数量质量双提升?

“我们的总体思路就是‘扩基数、强能力、优环境’。”王军介绍。

扩基数就是要实现企业数量倍增,形成“铺天盖地”的发展态势。“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在制度上突破,通过在全省综合类、理工类高等院校推广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试点经验等措施,打通科学家到企业家的通道,激发高校科研人员创办企业热情。”王军介绍,陕西力争在3年内推动全省高等院校转化不少于1000项科技成果,创办领办不少于1000家高成长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实现企业数量倍增,还要发挥院所企业转化成果、孵化企业的优势,将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创板上市企业新增数量及增长率纳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监测指标体系,作为各市、各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评价的重要内容,充分调动各市、各高新区培育发展科技型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们还将在载体上扩容,健全企业成长全生命周期孵化体系,每年新建30家以上省级孵化载体。到2024年,全省孵化载体在孵企业超过1.5万家,大学科技园实现理工类、综合类高校全覆盖,建成西部创新孵化高地。”王军说。

强能力就是要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大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加快培育一批研发能力强、技术水平高、发展规模大、经营效益好,能够“顶天立地”的科技型领军企业。

“针对这一目标,我们将优先支持科技型企业承担科研项目,攻克技术难题;优先支持科技型企业建设研发平台,提升创新能力;优先支持科技型企业引进高端人才,激发创新活力;优先支持科技型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助推企业快速成长。”王军介绍,2022年,省科技厅将支持建设不少于10个共性技术研发平台、20个“四主体一联合”新型研发平台、30个新型研发机构;采取“高校聘用、企业使用、政府补贴”的方式,持续支持企业引用高层次人才,每年不少于200名;完善企业上市培育计划,对拟上市企业实行“一企一策”,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方式,加快推动科技型企业进入资本市场。

在科技型企业发展过程中,良好的环境至关重要。“环境是决定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仅靠单个的企业难以改变,需要持续不断优化。”王军介绍,陕西将通过加大税收激励、推进涉企服务便利化、建立服务企业专员制度等措施,提升服务、优化环境,培育成长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的科技型企业,支撑和服务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记者 张梅)


以秦创原平台建设引领、以重大科技专项带动、以创新平台资源赋能、以创新人才引进支撑、以创新生态建设服务
陕西加快科技型企业培育

记者从5月6日省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省将多举措加快科技型企业培育。

以秦创原平台建设引领科技型企业培育。我省将加快秦创原“一中心、一平台、一公司”建设,支持建设一批立体联动“孵化器”、成果转化“加速器”、两链融合“促进器”示范样板;探索“创新飞地”“离岸孵化”等模式,辐射带动市县(区)、园区、院所、企业融通创新,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省域创新体系。

以重大科技专项带动科技型企业培育。省科技厅将实施能源化工、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科技重大专项和增材制造、北斗等“两链”融合重点专项,启动医工交叉、无人机等“两链”融合重点专项;实施煤炭分级分质利用、稀有金属材料加工制备等重点产业链项目,这些项目主要由企业来承担。同时,陕西还将加快设立秦创原科技专项、企业培育专项、厅市联合重点专项,支持有实力的科技型企业牵头,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承担各类省重点研发计划,提供配套技术与产品,加快推动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和科技型企业群体。

以创新平台资源赋能科技型企业培育。今年省科技厅聚焦中试放大、技术熟化和产业化,依托链主企业或龙头骨干企业布局新建10个左右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鼓励有条件的科技型企业参与创新联合体组建、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建设,并在项目、人才、资金申报等方面给予支持;修订《陕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支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建20个“四主体一联合”新型研发平台;强化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建设评估,推进高标准技术交易市场体系建设,根据今年一季度运行情况,2022年技术合同成交额有望突破2800亿元。

以创新人才引进支撑科技型企业培育。陕西持续实施科技人才培育计划,加快秦创原高层次人才引进以及“科学家+工程师”、创新型企业家、科技经纪人队伍建设;优化领军人才发现机制和项目团队遴选机制,今年支持校企“双导师制”联合培养科技人才,培育50名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60名杰出青年、120名青年科技新星、40个科技创新团队,为科技型企业做大做强提供智力支持。

以创新生态建设服务科技型企业培育。围绕企业发展需求,突出高新区培育科技型企业的核心载体作用,陕西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孵化体系,推动形成“产学研用金”协同、大中小微企业融通发展的创新创业格局。(记者 张梅)


陕西全方位服务科技型企业

5月7日,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陕西将从5个方面做好科技型企业的认定管理和服务工作。

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为规范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全面发展,我省研究制定《陕西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规程(试行)》,进一步明确工作程序、监督管理等办法措施。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税务局认真执行联席会议制度,协同开展各项工作,形成信息共有、责任共担、成效共享的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全面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壮大。

建立网上评审系统。针对新冠疫情防控要求,我省开发建设高新技术企业服务管理网上系统,高企申报实现“常年受理、无纸申报、网络评审、系统管理”,全过程“不见面”办理,全程线上填报信息,工作进度实时反馈,申报评审更加便利化,效率提高30%以上,既减轻了企业申报负担,又提升了认定管理工作质量。

加强精准服务对接。在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入库中,我省建立虚拟专家室和创新服务包推送工作机制,完善评价入库掌上辅导系统,做好科技企业孵化培育、评价认定在线辅导,帮助企业了解政策、提高入库率。同时,我省推行科技企业创新积分制,建立省科技型企业创新积分评价指标体系,启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工作,形成与金融机构的政策互认,推动金融机构对企业的支持。

扎实落地惠企政策。省科技厅系统梳理相关创新激励和税收优惠等各类政策,会同财政、税务部门,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减征、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等普惠性优惠政策落实力度。

实施双创升级行动。落实优化创新创业生态行动方案,我省打造专业化、品牌化、市场化、国际化、投资化的孵化载体,提升孵化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强专业孵化载体在重点地区和细分领域的梯次布局,择优支持建设省级大学科技园;每年发布“孵化成果排行榜”,支持孵化载体专业化发展;组织办好各类创新创业大赛,推动双创大赛专业化、品牌化,提高大赛产出效益。(记者 张梅)






推荐阅读

陕西让市场主体拥有更多获得感 2月10日,市民在西安市市场监管局曲江新区分局综合服务大厅咨询企业开办事项。■ 2021年,全省市场监管系统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不断优化提升市场准入环境,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93.66万户,其中新登记企业23.78万户,创历史新高,为我省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更多新动力。■ 2022年,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深化市场秩序治理,提升市场监管效能,激发市场主... 【详细】

陕西银行业机构打出优化账户服务 3月2日,企业工作人员在长安银行总行营业部办理小微企业开户手续。2021年以来,我省银行业机构为新注册小微企业累计开立账户19.83万户,累计降低小微企业支付业务成本4797.01万元,惠及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33.55万户。整合企业开户资料,打通企业开户全程网上办“最后一公里”,5000余个银行网点推广简易开户服务,安排专人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账户应急响应机制实现“即见即办”“即开即用”……为践... 【详细】

“个转企”转出发展新天地 为进一步培育壮大经营主体,省市场监管局出台相关措施,支持鼓励有条件、有意愿的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力争用3年时间,鼓励引导1万户以上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从当学徒到自己开店,经过几年的发展,西安市民袁晓春的口腔门诊初具规模,自己也积累了成熟的技术和经验。但如何让口腔门诊品牌化、规模化发展,成为摆在他面前的一道难题。西安市临潼区相关部门在了解到袁晓春的情况后,鼓励他从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 【详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