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百年剧院“遇上”时尚街区

2022-03-02 19:22:11      来源:陕西日报

二月十七日,西安易俗社门口的扭秧歌表演。

1912年,我国第一个集戏曲教育和编、导、演为一体的新型秦腔艺术团体——易俗社成立。田汉先生曾将易俗社称为“世界艺坛三大古老剧社”之一。如今,易俗社已经成为西安乃至陕西的重要文化名片。

2021年9月14日,易俗社文化街区正式开放。这是一个以百年易俗社为核心的秦腔文化展示区,包含易俗社剧场、易俗社百年博物馆、露天戏台等,是全国首个以秦腔戏曲文化为核心的街区。

易俗社文化街区开放以来,一直拥有超高的人气。之所以如此,除了其中的美食和丰富的娱乐设施外,最重要、最与众不同的原因是这个地方有“文化”——易俗社文化街区以千年秦腔文化为灵魂,以易俗社演出和易俗社百年博物馆展览为载体。人们走进街区,浓浓的文化气息便扑面而来,在游览之余可充分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个是成立时间超过百年的知名秦腔剧院,一个是新晋网红街区,两大“流量”强强联合,为大家带来了既传统又时尚、既有文化气息又娱乐性十足的新鲜体验。

扭秧歌、唱大戏,感受秦腔魅力

2月17日10时30分,西安易俗社门口,伴着热闹的锣鼓声,秧歌队正在欢快地表演。虽然当天寒风袭人,但观众热情不减,时而跺着脚、搓着手,时而拿出手机拍照,大家沉浸在热闹喜庆的氛围中。

11时,戏迷王大爷将自己从家里带来的小板凳放在易俗社文化街区的露天戏台前,占了个好位置,然后坐下和身旁来得更早的人聊天。“我家在终南山脚下,为了占个好位置听戏,我一大早就坐车过来了。”王大爷说。

锣鼓声响起,露天戏台前的广场上已满是前来看戏的观众。有的观众离舞台很远,便奋力踮起脚、抬起头,不愿错过台上的任何一丝精彩。

“从2月2日到2月22日,我们每天都会举行扭秧歌、秦腔表演等活动,受到很多市民的喜爱。尤其是在露天戏台的惠民演出,哪怕是刮风下雨,每天来看戏的观众也能达到上万人。”西安易俗社社长、梅花奖得主惠敏莉说。

13时,易俗社剧场里经典折子戏专场精彩上演。古色古香的八仙桌、各色茶水小吃,营造出优雅舒适的环境,也为观众还原了记忆中最传统的看戏体验。看完戏,观众还可以体验穿戏服拍照、DIY脸谱、DIY木版画等非遗项目。

易俗社剧场和露天戏台两个舞台风格各异,但同样精彩。西安易俗社业务副社长陈超武介绍,易俗社文化街区肩负着向观众传播秦腔文化的使命,每一场演出都很重要,此次在两个不同风格的舞台演出也是为了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你既可以进剧场享受原汁原味的传统听戏体验,也可以来露天戏台和大家一起热热闹闹听大戏,感受秦腔的魅力。”陈超武说。

据悉,2022年春节秦腔嘉年华系列活动由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主办,新城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西安演艺集团等协办,西安易俗社和易俗社文化街区承办,从2月2日持续到2月22日。“我们易俗社136名演职人员全部上阵,为大家带来不间断的精彩表演和各种丰富有趣的活动。”惠敏莉说。

品老字号美食,开启回忆之旅

“出门游玩,最重要的两项活动就是逛和吃,这在易俗社文化街区都能得到满足。吃,这里有五一饭店、同盛祥等老字号,还有火锅、奶茶等年轻人喜爱的美食,完全可以满足人们的味蕾;逛,这里有易俗社文化街区和‘东邦哥’,特别适合全家人一起来游玩。”陈超武说。

11时许,五一饭店门外已经排起了长队,大家都是为了“五一大包”而来。刘女士手里提着四五袋包子,这是她为家人采购的。“我家里人多,买少了怕不够分。”刘女士笑着说。

“叔叔,我要一个老虎的糖画。”“老板,给我拿一个虎头帽。”“老板,照一张全家福多少钱?多长时间能拿到照片?”……17时许,“东邦哥”里人头攒动。这个“复刻”了西安人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生活场景的地方,接待了无数寻找旧时记忆的市民。

一辆老式自行车、一个水龙头、一瓶冰峰,甚至一包小零食,都能勾起“80后”西安人的回忆。杨一凡是土生土长的西安“80后”,她特意带家人来“东邦哥”转转,主要是想让孩子看看她小时候的生活场景。她说,在“东邦哥”最大的感受就是快乐,仿佛一下子回到了童年,工作、烦恼此刻都暂时忘却。

百年易俗社和新晋“网红”易俗社文化街区相辅相成、互相成就,让古老秦腔艺术的独特魅力和现代文化街区的时尚气派在这里充分融合。(记者 杨露雅文/图)


推荐阅读

精彩福虎年 文化进万家 瑞雪落长安,福虎送春来。街头巷尾,红彤彤的灯笼点亮了人们对新一年的期盼,喜气洋洋采购年货的身影透露着人们对阖家团圆的渴望,洋溢着喜悦的脸庞满含对美好生活的希冀,氤氲的烟火气息在人声鼎沸中升腾,浓浓的年味儿在三秦大地上蔓延。这个年你是怎么过的?读书、逛展、看演出、听音乐、学才艺、同艺术家线上互动……春节假日期间,全省各地1100多项线上线下文化旅游活动和你一起温暖平安过大年!如虎添“艺” 精彩演出不... 【详细】

2023中国诗词大会丨高燃的人 中华儿女从不缺少燃烧的斗志,也从不缺少温暖人心、燃烧自己为家国的广阔胸怀,“燃”精神成为刻入中华文化的鲜明印记。这些丰富而高燃的情感经过诗人之手流淌进诗歌里,伴随着《2023中国诗词大会》呈现到观众面前。自开播以来,《2023中国诗词大会》以“欢喜”恭贺新春,用“寻味”欢度新年。正值初六,在假期的最后一天,节目第三期以“燃”为主题,为观众朋友们加油鼓劲,点燃奋斗的新篇章。“燃”是中华民族的品质“燃... 【详细】

“文学陕军”用文字记录时代 2020年以来,陕西作家出版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题材文学作品超过50部,讴歌时代精神的纪实文学类作品超过100部;2022年,陕西作家的3部作品获国家级文学大奖——陕西作家所著的《张富清传》《国家至上》等作品摆放在书店的显眼位置。 记者 戴吉坤摄读者在书店专柜选购陕西作家创作的脱贫攻坚系列题材图书。 记者 戴吉坤摄“陕西省作协一次就推出8部反映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的文学作品,全国罕见,令人震撼!”3月... 【详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