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省委宣传部、省版权局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安排,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强化版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有效推动全省版权保护工作开创新局面。
1 示范创建工作取得新成效
近日,国家版权局公布2021年度全国版权示范单位、示范园区(基地)名单。陕西人民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华清宫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西安易俗社有限公司3家单位荣获全国版权示范单位称号,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荣获全国版权示范园区(基地)称号,填补了我省全国版权示范园区(基地)的空白,标志着我省版权示范创建工作进入新阶段。
去年,省委宣传部、省版权局通过完善 管理制度、加大扶持激励,强化省市联动、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创建领域、推动全面创建,提升服务水平、主动破解矛盾,以示范创建工作为抓手,促进版权资源有效运用和价值转化。
此次获评全国版权示范单位的陕西人民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建社70年来始终遵循“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出版方针,以“出好书,传播先进文化;做精品,弘扬时代精神”为理念,不断强化版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水平,推出了一大批弘扬主旋律、具有较高学术水准和实用价值的图书,多部作品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亚太地区出版家联合会出版奖学术类图书金奖等奖项;积极开展版权贸易,深化国际版权交流合作,多个项目入选“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工程重点翻译资助项目”等,数十种精品图书输出到法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
陕西华清宫文化旅游有限公司作为国家首批5A级文化旅游企业,立足自身资源,推行品牌战略,以华清旅游为母品牌,建立“一母五子”品牌发展体系,强化版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开展标准化、精细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为实现华清旅游品牌资产保值增值保驾护航。在设计独具华清旅游品牌特色版权作品的同时,该公司积极开展《长恨歌》《12·12》等作品版权登记,进行品牌资产维权。该公司先后获“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首批旅游标准化试点单位”等诸多荣誉,2020年品牌价值达6.62亿元。
西安易俗社有限公司近年来积极完善版权管理制度,规范企业管理运营,确保版权资源安全;加强版权开发,先后传承复排《双锦衣》《三滴血》等80余本(折)剧目,受到社会广泛欢迎;注重自主创新,创排《劳模刘西有》《织梦人》等剧目,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多部作品荣获国家级重大奖项;坚持“走出去”原则,通过巡演、研讨、交流等方式宣传秦腔文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获得“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单位”等诸多荣誉。
获评全国版权示范园区(基地)的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作为西北地区首家城市主题产业园区,自建设之初就制定清晰发展规划,成立版权管理机构,完善版权管理制度,积极鼓励版权创造和运用,累计孵化培育“等闲内容引擎”“红人装网络科技”等相关版权企业50余家,创造约2000个就业岗位,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同时,该产业园积极开展版权宣传工作,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保护版权的良好氛围,荣获“国家备案众创空间”“陕西省文化产业示范单位”等称号。
此次,我省4家单位荣获全国版权示范单位、示范园区(基地)称号,是我省年度获奖数量和种类最多最全的一年,充分反映了陕西版权示范创建工作的良好成效,展现了陕西版权产业发展的良好态势和美好前景。
2 版权保护工作展现新气象
2021年,我省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把握新时代版权工作的新特点、新规律、新要求,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提升全省版权工作科学化、法治化、规范化水平。
强化版权行政执法监管。我省深入开展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2021”、“十四运”版权保护、院线电影版权保护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侵权行为;发布打击侵犯版权典型案件,建立西北五省(区)版权执法协作机制,查处了我省首例短视频著作权侵权案;积极做好版权保护激励奖励工作。软件正版化水平持续提升。我省进一步完善软件正版化工作机制,推动各地区各部门进一步落实软件正版化工作主体责任,加强意识形态管理,加大考核督查力度,对81家省直机关单位进行全覆盖核查;打击软件销售领域侵权盗版行为,营造良好的软件版权市场秩序,巩固提升软件正版化水平。
加速推动版权产业发展。我省顺利上线丝路版权网PC端和移动端,建成陕西版权贸易与保护平台(一期)。截至目前,陕西版权贸易与保护平台(一期)已入驻店铺500余家, 上传作品3万余件,实现交易额近500万元。深入开展版权示范创建工作,完善《陕西省版权示范单位和示范园区(基地)管理办法》,深入开展孵化、培育、评选工作。截至目前,我省11家单位获评全国版权示范单位,1家单位获评全国版权示范园区(基地),22家单位获评省级版权示范单位,2家单位获评省级版权示范园区(基地);组织参加第二十八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参加第八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并获“优秀组织奖 ”。
优化版权社会服务水平。我省成功举办“4·26”世界知识产权日版权主题宣传活动,深入推进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学习、宣传、实施工作;建立健全版权社会服务体系,引导和规范版权社会服务机构建设,推动服务站建设向全省各市(区)拓展;实现著作权登记在线办理,不断提升作品登记效率和服务水平,2021年登记作品近3万件。
3 推动构建版权新发展格局
2022年,我省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和国家版权局《版权工作“十四五”规划》,按照2022年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及全国出版(版权)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版权工作全过程和各领域,推进版权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版权工作高质量发展。
加大执法力度,加强版权全链条保护。我省开展版权专项整治,协同推进冬奥版权保护、青少年版权保护、“剑网2022”等专项行动,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舆论关注、侵权盗版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区域,重拳出击、整治到底、震慑到位;加大版权案件查办力度,构建版权保护共治工作格局;发挥省推进使用正版软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优势,完善使用正版软件工作监管体系,强化软件资产规范化管理,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版权、使用正版的良好氛围。
坚持解放思想,促进版权产业发展。我省将加大陕西版权贸易与保护平台建设力度,加快该平台二期项目建设,筑牢版权保护防线,拓展版权开发范围,依托专业化力量开展市场化运营,实现版权资源的运用与转化;深入推进版权示范创建工作,孵化、培育、评选一批全国版权示范单位(园区)、省级版权示范单位(园区),充分发挥版权示范引领作用;努力打造版权授权体系,调动版权创造、保护和运用的主体力量,促进产业交流合作,推动版权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版权全产业链开发。
加强宣传引导,提升社会服务水平。我省将建设常态化、立体化和精准化的版权宣传机制,不断提升版权宣传的生动性和有效性,及时准确回应社会关注、产业关切、群众关心的版权热点、焦点问题,提升版权社会知晓率和公众版权保护意识;建立健全版权社会服务工作体系,扩大版权社会服务覆盖面,推动全省版权社会服务均衡发展,提升版权社会服务水平;做好版权作品登记工作,进一步细化登记标准,规范登记流程,提升作品登记效率和质量,为公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版权服务。
近年来,省委宣传部、省版权局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安排,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强化版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有效推动全省版权保护工作开创新局面。
1 示范创建工作取得新成效
近日,国家版权局公布2021年度全国版权示范单位、示范园区(基地)名单。陕西人民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华清宫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西安易俗社有限公司3家单位荣获全国版权示范单位称号,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荣获全国版权示范园区(基地)称号,填补了我省全国版权示范园区(基地)的空白,标志着我省版权示范创建工作进入新阶段。
去年,省委宣传部、省版权局通过完善 管理制度、加大扶持激励,强化省市联动、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创建领域、推动全面创建,提升服务水平、主动破解矛盾,以示范创建工作为抓手,促进版权资源有效运用和价值转化。
此次获评全国版权示范单位的陕西人民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建社70年来始终遵循“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出版方针,以“出好书,传播先进文化;做精品,弘扬时代精神”为理念,不断强化版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水平,推出了一大批弘扬主旋律、具有较高学术水准和实用价值的图书,多部作品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亚太地区出版家联合会出版奖学术类图书金奖等奖项;积极开展版权贸易,深化国际版权交流合作,多个项目入选“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工程重点翻译资助项目”等,数十种精品图书输出到法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
陕西华清宫文化旅游有限公司作为国家首批5A级文化旅游企业,立足自身资源,推行品牌战略,以华清旅游为母品牌,建立“一母五子”品牌发展体系,强化版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开展标准化、精细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为实现华清旅游品牌资产保值增值保驾护航。在设计独具华清旅游品牌特色版权作品的同时,该公司积极开展《长恨歌》《12·12》等作品版权登记,进行品牌资产维权。该公司先后获“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首批旅游标准化试点单位”等诸多荣誉,2020年品牌价值达6.62亿元。
西安易俗社有限公司近年来积极完善版权管理制度,规范企业管理运营,确保版权资源安全;加强版权开发,先后传承复排《双锦衣》《三滴血》等80余本(折)剧目,受到社会广泛欢迎;注重自主创新,创排《劳模刘西有》《织梦人》等剧目,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多部作品荣获国家级重大奖项;坚持“走出去”原则,通过巡演、研讨、交流等方式宣传秦腔文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获得“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单位”等诸多荣誉。
获评全国版权示范园区(基地)的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作为西北地区首家城市主题产业园区,自建设之初就制定清晰发展规划,成立版权管理机构,完善版权管理制度,积极鼓励版权创造和运用,累计孵化培育“等闲内容引擎”“红人装网络科技”等相关版权企业50余家,创造约2000个就业岗位,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同时,该产业园积极开展版权宣传工作,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保护版权的良好氛围,荣获“国家备案众创空间”“陕西省文化产业示范单位”等称号。
此次,我省4家单位荣获全国版权示范单位、示范园区(基地)称号,是我省年度获奖数量和种类最多最全的一年,充分反映了陕西版权示范创建工作的良好成效,展现了陕西版权产业发展的良好态势和美好前景。
2 版权保护工作展现新气象
2021年,我省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把握新时代版权工作的新特点、新规律、新要求,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提升全省版权工作科学化、法治化、规范化水平。
强化版权行政执法监管。我省深入开展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2021”、“十四运”版权保护、院线电影版权保护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侵权行为;发布打击侵犯版权典型案件,建立西北五省(区)版权执法协作机制,查处了我省首例短视频著作权侵权案;积极做好版权保护激励奖励工作。软件正版化水平持续提升。我省进一步完善软件正版化工作机制,推动各地区各部门进一步落实软件正版化工作主体责任,加强意识形态管理,加大考核督查力度,对81家省直机关单位进行全覆盖核查;打击软件销售领域侵权盗版行为,营造良好的软件版权市场秩序,巩固提升软件正版化水平。
加速推动版权产业发展。我省顺利上线丝路版权网PC端和移动端,建成陕西版权贸易与保护平台(一期)。截至目前,陕西版权贸易与保护平台(一期)已入驻店铺500余家, 上传作品3万余件,实现交易额近500万元。深入开展版权示范创建工作,完善《陕西省版权示范单位和示范园区(基地)管理办法》,深入开展孵化、培育、评选工作。截至目前,我省11家单位获评全国版权示范单位,1家单位获评全国版权示范园区(基地),22家单位获评省级版权示范单位,2家单位获评省级版权示范园区(基地);组织参加第二十八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参加第八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并获“优秀组织奖 ”。
优化版权社会服务水平。我省成功举办“4·26”世界知识产权日版权主题宣传活动,深入推进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学习、宣传、实施工作;建立健全版权社会服务体系,引导和规范版权社会服务机构建设,推动服务站建设向全省各市(区)拓展;实现著作权登记在线办理,不断提升作品登记效率和服务水平,2021年登记作品近3万件。
3 推动构建版权新发展格局
2022年,我省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和国家版权局《版权工作“十四五”规划》,按照2022年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及全国出版(版权)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版权工作全过程和各领域,推进版权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版权工作高质量发展。
加大执法力度,加强版权全链条保护。我省开展版权专项整治,协同推进冬奥版权保护、青少年版权保护、“剑网2022”等专项行动,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舆论关注、侵权盗版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区域,重拳出击、整治到底、震慑到位;加大版权案件查办力度,构建版权保护共治工作格局;发挥省推进使用正版软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优势,完善使用正版软件工作监管体系,强化软件资产规范化管理,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版权、使用正版的良好氛围。
坚持解放思想,促进版权产业发展。我省将加大陕西版权贸易与保护平台建设力度,加快该平台二期项目建设,筑牢版权保护防线,拓展版权开发范围,依托专业化力量开展市场化运营,实现版权资源的运用与转化;深入推进版权示范创建工作,孵化、培育、评选一批全国版权示范单位(园区)、省级版权示范单位(园区),充分发挥版权示范引领作用;努力打造版权授权体系,调动版权创造、保护和运用的主体力量,促进产业交流合作,推动版权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版权全产业链开发。
加强宣传引导,提升社会服务水平。我省将建设常态化、立体化和精准化的版权宣传机制,不断提升版权宣传的生动性和有效性,及时准确回应社会关注、产业关切、群众关心的版权热点、焦点问题,提升版权社会知晓率和公众版权保护意识;建立健全版权社会服务工作体系,扩大版权社会服务覆盖面,推动全省版权社会服务均衡发展,提升版权社会服务水平;做好版权作品登记工作,进一步细化登记标准,规范登记流程,提升作品登记效率和质量,为公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版权服务。(记者 柏桦)
精彩福虎年 文化进万家 瑞雪落长安,福虎送春来。街头巷尾,红彤彤的灯笼点亮了人们对新一年的期盼,喜气洋洋采购年货的身影透露着人们对阖家团圆的渴望,洋溢着喜悦的脸庞满含对美好生活的希冀,氤氲的烟火气息在人声鼎沸中升腾,浓浓的年味儿在三秦大地上蔓延。这个年你是怎么过的?读书、逛展、看演出、听音乐、学才艺、同艺术家线上互动……春节假日期间,全省各地1100多项线上线下文化旅游活动和你一起温暖平安过大年!如虎添“艺” 精彩演出不... 【详细】
2023中国诗词大会丨高燃的人 中华儿女从不缺少燃烧的斗志,也从不缺少温暖人心、燃烧自己为家国的广阔胸怀,“燃”精神成为刻入中华文化的鲜明印记。这些丰富而高燃的情感经过诗人之手流淌进诗歌里,伴随着《2023中国诗词大会》呈现到观众面前。自开播以来,《2023中国诗词大会》以“欢喜”恭贺新春,用“寻味”欢度新年。正值初六,在假期的最后一天,节目第三期以“燃”为主题,为观众朋友们加油鼓劲,点燃奋斗的新篇章。“燃”是中华民族的品质“燃... 【详细】
“文学陕军”用文字记录时代 2020年以来,陕西作家出版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题材文学作品超过50部,讴歌时代精神的纪实文学类作品超过100部;2022年,陕西作家的3部作品获国家级文学大奖——陕西作家所著的《张富清传》《国家至上》等作品摆放在书店的显眼位置。 记者 戴吉坤摄读者在书店专柜选购陕西作家创作的脱贫攻坚系列题材图书。 记者 戴吉坤摄“陕西省作协一次就推出8部反映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的文学作品,全国罕见,令人震撼!”3月... 【详细】